中国互联网行业亟需拨乱反正的九个问题
2021-05-24 09:51:09
  • 0
  • 0
  • 0


               中国互联网行业亟需拨乱反正的九个问题

                                        ——写在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27周年之后

 

      27年前的420日,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由此掀开了中国互联网至今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这27年来,由于接入了国际互联网,中国正式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突飞猛进的一员,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和创造了全球互联网行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大进步。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也因此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跟随到引领的逐步发展的大浪淘沙过程,这个过程有成绩、有成功、更有教训和失败,当适当小结,引以为戒,面向未来,重新出发。

      从27年的一个清晰侧面看,应该引以为豪的说今天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功不可没,有目共睹,助力中国改革开放持续稳定的发展和与时俱进的技术性历史飞跃。特别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迭代发展而正方兴未艾的数字经济,给中国新时代的当下转型发展,将要带来科技创新、推陈出新的现代烙印,而这个烙印也必将随着中国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的最终胜利实现,被后世深刻铭记。

      值此中国互联网接入国际互联网27周年前后之际,我们有理性的必要回顾和展望这27年数不胜数的触手可及的成绩,但我们更应该正视今天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现实,看到不足和存在的问题。这些不足和问题今天如果不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正视,不能够实事求是的逐一分析并有针对性的予以迅速解决,势必会影响未来中国互联网行业继续健康稳定,有序和谐的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轻重不一,按照当下中国互联网行业表面一片形势大好的发展势头,有些可能被归纳于可以容忍和忽略,但千里长堤溃于蚁穴,长此以往,这些貌似无足轻重的问题,也必将酿成系列重大行业隐患,结果可能是一个行业的溃不成军。所以尽早提出,由相关方加以重视并提出解决方法,不失为实事求是的一个正视态度和辩证的促进中国互联网行业继续繁荣发展的契机。

      中国互联网行业27年跌沓起伏发展到目前,多年积累的有如下九个方面的大问题,提出问题的初衷是为了要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更好的促进中国互联网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健康的繁荣演进,引起社会各个相关方和有识之士的共鸣与探讨,而不是遏制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这是本文的初衷。九个问题大概如下:一、方向的南辕北辙问题;二、资本的为所欲为问题;三、创新的泥沙俱下问题;四、自律的形同虚设问题;五、监管的文武之道问题;六、数据的九龙治水问题;七、竞争的杂乱无章问题;八、责任的若有若无问题;九、服务的隔靴挠痒问题。后续发展中其他不言而喻的问题待补。

      一、方向的南辕北辙问题

      过去27年的发展作为参照的一面镜子,很好的映射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在未来继续发展的寻觅方向。互联网的开放和包容是保证互联网行业自身前进的动力,而创新则是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27年来总体方向感十足,从引进模仿到创新引领,基本沿着正常的健康发展轨迹,一路星光璀璨,赋予这个时代独有的科技波澜。虽然前期是花草杂生,互相衬托,放任自流,也正因此,才造就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但深层次看,也伴生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特别是最近几年,相关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方向,背离了初心,出现了与民争利南辕北辙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和思考,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一个及时的警示。

      关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问题,高层领导多次阐述并指明了未来健康正确的发展方向,而在具体的落地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还是膨胀出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应该是方向发展问题。这个问题,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始终处于不断解决老问题,不断产生新问题的博弈过程。所以要经常性的修正和引领,才能保证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不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也因此有必要,纠正中国互联网行业前期在大发展的同时,个别互联网企业出现方向性的偏离问题。而由于互联网行业的全域覆盖,对社会的服务和支撑已经浸入骨髓,这个方向的偏离也因不同的垂直和细分领域而有所不同。

      互联网从技术上讲,是无国界的,但业务发展方向和服务对象,却是有国别的不同。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应该也必将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用户服务,这个大方向是不会改变的,那么任何的互联网公司,如果打着为用户服务,却实际上损害着用户的利益和权益,就是方向性的问题出现了偏颇,应该悬崖勒马,及时纠正。关于中国互联网的个别企业是否存在被利益集团操控,从而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经济势力和其他可能对国家产生危害的势力,不言而喻。

      关于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资”与“社”的问题,辩证的看,开始属“资”,逐步要属“社”。从初始阶段资本的投入到应用阶段为社会服务,是一个从“资”到“社”的发展过程和必然阶段,也是从产到出的融合。如果一昧的属“资”或者属“社”,都不符合市场规律和资本属性。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天然的自带“资”和“社”,缺一不可,是一个事物完整的两面。现在的问题是防范过度的“资”和过度的“社”,尊重市场规律和社会服务本质的要求,才能不偏不倚,在既定的轨道上健康稳定的发展,继续壮大。

      如何坚决杜绝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南辕北辙问题,需要全行业的共识,既保持大方向的发展统一,又鼓励和保障个性化的百花齐放的细分领域的真正发展,共同缔造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全面持久繁荣的大好局面,这是这个时代所有互联网企业和行业者的使命与责任。

      资本的为所欲为问题

      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到今天,资本的推波助澜起到了相当大的推进作用,但资本的贪得无厌,一切以逐利为目的,背离了互联网发展的初衷,亦可看做是双面刃,自伤和伤人。当资本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时候,也预示着一个行业的发展在经历了疯狂的迷失后,将要进入拨乱反正的时刻,这是规律,亦是必然,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亦无例外。

      我们看到,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在资本的加持和变本的利益最大化驱动下,背后策划了的触目惊心的剧本,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资本逐利大戏,对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乱象,看似高速发展,实则部分后退的光怪陆离的怪相。

      资本暗度陈仓的表现在于,在互联网行业服务于民生领域的表象和背后逐利的阴谋。也正因此,我们看到了诸多不符合常理的市场发展逻辑,事出反常不一定有妖,但必然有真实的目的被混淆其中。对资本而言,不信奉任何主义,最大化逐利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真谛。

      关于每个资本毛孔里都带着血汗的论断,今天看也不能说有失偏颇,甚至有过之无不及。而资本在利益最大化的始终信条下,对创新的鼓励和扶植渐渐变成了扼杀和阻碍,圈定属于自己的利益圈,对圈外一味的打压和收割,在互联网行业愈发明显和突出。我们看到资本力量在市场背后若隐若现的抓取事关行业健康发展的攸关问题予以左右,站在伪道德的制高点,对市场的强取豪夺和貌似公允的资本逐利追逐。

      我们应该警惕并高度防范资本的野心。当资本背离一个社会主流价值与核心体系,这个时候资本已经不再是资本,无序扩张的泛滥将自以为是,挟资金以令诸侯,对互联网行业的整个健康生态,处于绝对支配的地位了。甚至资本对政治的诉求也逐渐露出峥嵘,这是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的结果。回头看,中国互联网行业被资本挟持也不是一时半日,从27年前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始,资本的渗入和左右市场布局就已经逐步展开,时至今日,已经不像当初的羞羞答答,开始公然堂而皇之入室了。初始的遮羞布也扯下被践踏在利益的脚下。

      关于资本,也应该牢记初心使命,不要忘记在任何国度不能为所欲为,应该知道敬畏,有一条底线不应该越过,所谓越雷池半步,越过既是破坏和失控。从当前看,资本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影响和左右,已经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最明目张胆的既是2021年初对基本民生生活链的深度干预,对整个相关业态的杀伤和后续的影响,都昭然若揭,不言而喻了。

      如何制止资本的无序扩张而又不戳伤资本对中国互联网行业投资的积极性和广泛性,也需要行业深度思考和研究,但从现在开始,必须要有足够的理性认识和深刻审视。因为无序,才造成没有底线和道德的失控,失控的直接结果就是资本无边无界的扩张。制造资本有序的投放环境与合理的控制边界是接下来我们应该发力的基本出发点,有序的构建需要社会多方相关联的因素共同缔造,其中资本监管部门的前瞻认识和反应力量、高度责任尤其重要。目前资本的无序扩张,相当大的原因是前期对资本扩张的控制不力,才有目前的泛滥无度,与民逐利,蚕食民生根基问题的接连出现。

      把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资本关在笼子里还是允许继续为所欲为,相信有关方已经制定好有力有效的措施,并会接连实践。

      创新的泥沙俱下问题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肥沃土壤,创新是丰富的肥料,没有创新的持续推陈出新,就没有中国目前互联网行业的一片繁荣景象。从最初接入国际互联网的茫然四顾,到今天在国际互联网行业的前排占比率的绝对性大幅提升,个别领域的引领,是创新给予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力更生的勇气和披荆斩棘的力量。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创新之路,也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之路,但目前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创新之路,出现了由于个别互联网头部企业的垄断,遏制创新的态势,并且愈演愈烈,正在理所当然的阻隔中国互联网行业未来的创新前进之路。

      创新的被扼杀,直接的与间接的后果显而易见。是个别头部互联网企业的一家独大重要,还是一个行业健康和谐发展重要,这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综合国力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原则。可以这么认为,互联网行业在目前乃至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直接与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相关联。我们应该警觉并有足够的措施,对阻隔创新的任何互联网企业和背离创新发展初衷的各种既得利益企业进行当仁不让的斗争。必要时,对阻隔互联网行业创新发展的个别互联网头部企业,进行适当的业务架构调整和市场占有比例的干预划定,都非常有必要,也是切实可行的保障一个行业创新的有力措施补充方法之一。

      中国互联网行业如何创新,何为创新,对真伪创新的界定,对创新的有效有力扶持,都应该由相关方真正的承担起责任来。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最终的发展,必将以自身的持续创新为引导,这也注定了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在目前阶段对创新性企业的保驾护航的必要。特别是核心关键领域的创新,也应该成为重中之重。

      目前最突出的创新困境,是一些互联网企业貌似创新,实则是被包装的伪创新,泥沙俱下。这样的创新,对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危害是严重的阻隔和内在重创,更是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损耗和时机的延误,应该尽快予以纠正和制止,否则对中国互联网行业后患无穷。

      关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应该从创新的业务范畴认同、创新的激励政策对象、创新的保护界定边缘、创新的区域不同扶持措施、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创新的破除障碍因素、创新的周期性划定等几个重点问题考虑予以重点关注和理解,并形成持续的保障条款和制度。

      自律的形同虚设问题

      行业自律是一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协调保障。自律是在行业无序发展的时候,内在自我约束的道德规范和相对性的行业行为的约定成俗。互联网行业由于天生的师出多门,百花齐放,对约束性的规定有着天然的抵触和内心深处的抵抗。这也是尽管中国互联网行业,在不同时期和细分领域,处于不同的背景状态下,形成了许多形同虚设的行业自律条约的主要原因。这些自律条约,更多的是迫于某些形势下的不得已而为之,多数是象征意义,在整个行业的日常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发挥预期的实施目的。

      我们看到,许多的行业自律公约尽管当时签约背景下出发点非常美好,貌似对行业的发展和净化,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促进和自我修复作用,但实际上,多数是口头承诺,毫无约束力,流于纸上谈兵。在日后的实际行动中,绝大多数并没有在现实中兑现,更多的是时过境迁,不了了之。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自律也因此形同虚设,失去了自我约束,也失去了对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道德约束力。

      行业自律的问题很像鸡肋,弃之可惜,又不得不保留。碍于现实需要的原因,行业自律还将长期存在并保持下去,如何让中国互联网的行业自律名实相符,切实发挥真正的积极协调作用,不仅是对既往行业自律形式主义的摒弃,更是与时俱进,转变思想,培育中国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的催化剂。

      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不仅要来自于相关方的主导,行业组织的有效协调,置身其中的互联网企业合理诉求与自觉维护,从始至终的贯彻履行,更要全社会的全程监督。只有如此,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的现存问题,才能不断的迎刃而解,对促进与继续繁荣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持久性活力,起到锦上添花的积极作用。

      监管的文武之道问题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监管,前些年是温和的,这也造就了中国互联网行业欣欣向荣的景象。虽然前期的发展创新不足,模仿为主,回过头看,也是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极具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不可逾越。

      目前我们看到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全球互联网行业的综合排名指数的上升和趋前,无论是企业规模、市值、领域创新、社会影响力、前景发展、对所在国的经济贡献、服务民生能力、财富积攒水平等,都与前些年不可同日而语。这一切的根基,固然有企业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口庞大的基数下,由于国内持续的改革开放,释放出来的巨大需求。能够不断的满足这些需求,自然就跑赢了企业的大踏步发展之路。

      抛开市场需求,我们更应该看到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基于网络安全条件下,无数的中小互联网企业前赴后继,创造积累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金字塔,塔尖上的互联网企业,如何率先垂范,积极引领各自细分领域的健康发展,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互联网行业能否继续保持繁荣发展的关键条件之一。

      百花齐放的春天里,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杂草丛生,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一年四季流淌到了夏天,对杂草的处理,自然而然。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监管,忌讳简单粗暴,要么文,要么武,而是要在不同阶段、对不同问题、不同行业细分领域,有针对性的,能够有效解决问题、防范于未然、严惩与宽松并列、积极主动的制定相关政策与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持续发展与繁荣保驾护航。

      由于互联网行业涉及的民生领域比较广泛,牵涉多个相关方的职能管理,统一联动机制尤其重要,也便于对中国互联网行业出现的问题,全方位有效监管。对出现的共性问题,多家联动,对根治互联网行业出现的顽疾,能够有很好的治理功效与立竿见影的措施。

      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监管,出发点是促进繁荣,保持高效发展,围绕新时代的新需求,对出现的新问题,要有提前研判的能力和水平,不应该再出现事后诸葛的弱监管。这是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监管部门,最现实的期待,也符合新时代新条件下,对持续促进中国互联网行业能够百花齐放而甄别良莠不分的新要求。

      辩证的监管,也应该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未来监管的杠杆,整体协调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进步,服务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无愧于人民赋予的权利,这个应该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监管牢记的目标宗旨。

      艺术的监管,要求中国互联网行业监管去除一刀切的简单粗暴,应该是当下,考验监管能力和水平的加分项。不偏不倚,区别对待,有效有力,促进发展,是对监管能力的考验和认同。

      如果说过去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是小桥流水,未来监管的暴风骤雨已经开始。最近已经看到频频的重拳出击,这既是对过去弱监管的修正和补充,也是对未来阶段性强监管的决心证明。而下一阶段的文武之道的监管,也应该是在包容并蓄的谨慎态度下,为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实事求是的努力。

     数据的九龙治水问题

      数据的重要性无需赘述。目前的问题是数据滥用和非法攫取及私自处理,擅自共享和存留,这一切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已经此起彼伏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数据非法攫取的前提是由于数据攫取防范综合治理能力的弱化,目前看各类互联网企业利用各自的路径攫取的海量数据,被利用在相关非法领域,这也造成了数据安全的极大隐患和对国家相关领域安全的威胁。

      关于数据治理,各方有不同的意见和方法,但归根结底,保证数据安全,并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对数据非法攫取的制止和严厉惩戒和打击,是系列任务的重中之重。

      2020年《数据安全法(草案)》的出台,在目前数据被多数掌握数据采集入口的互联网企业违规违法的乱象下,显得尤其有必要,也非常切实可行。但有法可依,不等于相关互联网企业的实际遵守和执行到位。我们看到,虽然《数据安全法(草案)》已经出台并要求相关企业严格遵守,可一些互联网企业对此置若罔闻,熟视无睹,依然我行我素,对数据安全问题漠视。之所以出现此类现象,相关方监管的弱化,可以看做是一个原因,继续强化相关方的有效监管能力,也是保障数据安全必不可少主要环节。

      国内各级政府虽然在不同的地区,组建了大数据的主管部门,但经过前几年的实际运行,对于辖区内的数据管理和有效控制,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各个行业数据的管理和管控,依然存在融合保障安全的壁垒,各自为政的行业数据有效整合与大范围利用,变散乱的数据为推动新时代社会综合利用数据前进的力量依然任重道远。

      数据时代对当下社会的推动和变革力量,应该来自于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协同。数据主管部门作为中心集结点,高效和前置性的工作必不可少,社会组织的主动协调,相关互联网企业的自觉配合与遵守,是保证数据安全有效整合利用的几个基本支撑。

      科技向善作为数据利用的指南,是衡量数据具体应用的准则。数据是冰冷的要素,但赋予其可用的范围和用途,却决定了数据带来善或者恶的方向,数据使用一旦偏离善的指引,对社会为虎作伥的破坏作用显而易见。合理的规范数据使用范围并制定相应的具体规范措施,是保证数据向善的基本前提。科技向善是方向性的定调,具体到数据向善的实际应用范围和具体应用,对数据向善的理解和把握,应该基于当下的社会主流价值道德标准和框架。传统的既定范畴和未来尚有一段距离的道德层面的数据应用,都应该作为参考范畴下的对比。

      数据时代的到来,充满了诸多的问题,回避或者拖延都不是解决之道。迎面数据时代存在的问题,逐一梳理,对症下药,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并强有力的监管,保证数据在合规的范围内有效的使用,造福于当下,才是主流的治理方式。

      当下,对数据的滥用和私自攫取,已经到了全社会忍无可忍的境地,一昧的埋怨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管,对问题的解决也无济于事。在《数据安全法(草案)》赋予的监管框架下,秉承乱世用重典的思路,对当下的各种数据使用的乱象,快刀斩乱麻,加大惩戒力度,尤其有必要。如此,方能有效遏制数据使用与攫取的各类不合规的乱象,才能保证数据时代的数据使用健康发展,为数据时代的规范发展,奠定最根本的基础。

      竞争的杂乱无章问题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竞争,在各自细分领域的模仿和创新的混杂影响下,持续不断了27年。整体看是无序的,结果看是无序带来了强势互联网企业的龙头行业地位的高度垄断,形成了基本的头部互联网企业,在相关领域界定范围内,用资本控制了各自的地盘,几座利益的山头,瓜分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基本地盘。

      按照中国互联网行业前期混乱竞争的状态,可以理解为自由竞争的充分释放,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氛围里,有力促进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前期爆发式的发展与良莠不齐的繁荣,但目前形成的绝对垄断,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却背离了互联网的初衷,遏制了后续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性和积极性,如何有效合理竞争,保证与维系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继续繁荣,是面对的迫切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我们看到,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前期发展,虽然是以复制模仿为主,自主的创新性较少,在竞争上尚处于萌芽状态,对待核心创新的问题上,充满了比较朴素的茫然性。特别在竞争的布局上,各个细分领域行业的竞争,因为初始阶段的局限和都同时处于起跑时间段,还没有发展起来的业务规模,形成同质化产品,对同业的类似产品提供方构成威胁,因此基本的格调是温和的,远远没有今天的血腥。

      在随后发展到居间阶段,在主体业务形成规模化经营后,消灭同质化业务的同业竞争者,成为了大小规模的互联网公司各自暗自的使命。蚕食竞争对手的业务市场份额,围绕此目的,不惜各种或明或暗的手段,深信胜者为王,令广大用户看到了厮杀的血腥和无规则,也毫无底线,甚至疯狂的自戕模式,也在加剧上演。

      竞争的本质是什么?是互相提升和促进行业格局的更好平衡,业务产品的更好体验,互为参照的对应各自的优势来服务细分领域的整体服务水平,是内在对行业发展的鼓足干劲,在相应的利润水平维系基本的成本之后的更好循环发展的激励,更是业务或者产品持续创新的动力驱动。

      竞争的利好是什么?对业务或者产品创新的永远追求,是对整体行业服务能力和质量的保障,也是改善社会服务民生的辅佐基本。而竞争一旦离开创新的核心要素,对行业或者社会进步,多少有消极和停滞的嫌疑。

      目前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在业务或者产品模式的创新上,基本被几家各自细分产品高度垄断的互联网头部企业瓜分,而随之带来的副作用也显而易见。特别是几家山头互联网企业对市场上后来竞争者的打压和对创新性产品项目的剥夺性收购,基本灭绝了中国互联网行业持续创新性的新生力量,这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监管部门应该深思熟虑后要全力解决的问题,否则是对中国未来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增加了不必要的阻力。而在全球互联网行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一个丧失了创新性竞争格局的国家是非常危险的,会沦为毫无竞争力的模仿者和永远的尾随者。这个下场是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的,对多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从模仿跟随到在一些细分领域逐渐的创新引领世界潮流,是一个巨大的倒退和羞辱。

      鼓励竞争,保护创新性的竞争,将是未来中国互联网行业对行业整体发展繁荣的基本共识。而对破坏这样共识的个别互联网行业头部企业垄断者,应该予以坚决纠正和制止,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其他行政手段,来保证整体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未尝不可。

      责任的若有若无问题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对国计民生产生重大影响的规模,都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也毫无例外。

      责任单纯从字面上理解,可以是不同主体目标承担的任务、义务和具体范围。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外延,随着时代的进步,被赋予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作为每一家无论何种行业的企业,第一责任,是对自身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努力,趋于对服务社会的贡献和对服务民生的舒适度的认可。这里要说的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由于其发展资金来源不同,初期缺乏企业对承担社会责任的认同,甚至没有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认识,整个行业也鲜有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只是零落的个别捐资行为。发展到中期,几家头部互联网企业,在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支配地位之后,有意识的设立了企业内部的社会责任负责人员或者职能部门,有更好的设立了专项基金或者慈善资金,每年从企业的利润额中,划拨一部分,对指定范围内的项目进行投入,这类的互联网企业,也多仅限于头部互联网企业,具有相应的经济实力,但更多的中小型互联网企业,对各自的企业社会责任,流于形式上的作秀而已。

      每个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不同于税收,需要被法定性执行,但企业发展到一定市场规模,应该承担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目前全社会的共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最简单明了的认识。如何保证大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份额,共建全社会的补充性责任,最基本的方法应该是按照企业能力的大小,均衡责任的承担。

      目前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和建设,虽然有几家头部互联网企业率先做了表率,但全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义务,更多的是敷衍了事,没有表里如一的对社会责任作出应有的贡献。从这些互联网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知,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表达方式和投入,需要中国互联网全行业的认真思考,企业的社会责任绝不是简单的几种对资金投入和使用的几个方面,应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表达层面。

      相对于国资背景的其他行业企业,互联网企业对真金白银的使用,是有投入与产出的具体考量。经过高度市场化的竞争,有些互联网企业,已经并且正在把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培养业务或者产品新出口的谋划,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正在沦为新业务或者新产品推向市场,获取增量用户的新手段。

      变味的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如何去掉异味,变得非常棘手。目前流行的心照不宣,对企业社会责任下的市场化营销,也越来越被看成理所当然。天下的互联网企业责任行为没有免费的午餐,可以看做是资本血腥,无所不能的最新表现。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需要呼唤真正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应该有更大的声音震撼。

      服务的隔靴挠痒问题

      服务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宏观看社会百业就是各种行业互相服务,互为服务的组合。而一般所指的服务,是企业围绕自身提供的产品所带来的一系列相关服务的连续组合过程。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服务,与传统行业的国资背景的传统企业不同,对产品关联的后续性服务,严重缺位。互联网企业更加注重产品前端推广前的服务,即使个别头部互联网互联网企业,也设置了产品的后端服务部门,但还是以解决产品自身名实不副的问题,真正的解决产品使用者的深度服务,基本上是隔靴挠痒。

      按照中国互联网企业产品线分布情况,奢望能够比照传统国资背景的企业的后续完善服务,基本渺茫。目前对互联网企业的服务问题的投诉,都是通过政府主管部门设立的投诉平台进行投诉,是带有监督性质的解决和督导。而严格意义上的为用户服务,在互联网企业的自身服务体系中,偏重于营销前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客服体系,所谓的服务,都是营销的本质,没有落到真正的服务实处。

      如何解决互联网企业的服务隔靴挠痒问题,固然有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产品形式与传统行业提供的产品不同,但更主要的是一些互联网企业有意淡化后续服务的链条,出于不言而喻的目的。

      对互联网企业的服务考核,没有像传统企业那样,由主管部门具体来制定和监督,也因此,互联网企业的服务,尽管多年来用户的怨言不断,还是难以和传统行业的服务相比较。这也是为什么每年一到3.15消费者权益日,个别心知肚明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忐忑不安。

      互联网企业的服务问题长期悬而不解,也可以看做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顽疾,单凭互联网企业的自身觉悟和态度,现在看,难以落实,达到用户的满意,更应该多方联动,由多链条的协同推动,才能有效缓解目前互联网企业服务问题的无人问津。

      或者互联网企业能够拿出产品推广的稍许精力,来完善自身服务不足的问题,问题也会比目前大有改观。既然互联网企业的服务问题,是多年来的沉积问题,也别指望一朝一夕,消化掉这个难题。而长期的放任自流,对广大的互联网用户造成长期的侵害,显然不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应该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谁来解决,具体措施的督导,强制性的要求,只要相关方重视起来,问题自然有解决的办法,即使一步一个小脚印,也会最终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以上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存在的比较大的九个突出的问题,个人一己之见,在此抛砖引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之所以思考后提出这些问题,是寄希望于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在当下和未来的全球性激烈竞争中,能够更加稳定的健康发展,能够通过全行业的自身完善和统一共识,来团结一致的取得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集体性进步,无愧于我们伟大的时代,造福于我们伟大的民族,服务于我们伟大的人民,仅此而已。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